繁體

哀傷並不可怕

哀傷並不可怕

在談論如何處理哀傷前,我們先要了解哀傷對於我們的不同方面造成什麼影響:

生理

  • 常感身體不適
  • 失去動力
  • 睡不安寧
  • 食慾不振
  • 疲倦

思想

  • 心不在焉
  • 健忘
  • 覺得生活沒有意義

情緒

  • 悲傷
  • 憤怒
  • 焦慮
  • 孤單
  • 無助

行為/社交

  • 無法履行生活上的事務
  • 孤立自己
  • 過份活躍
  • 逃避否定

哀傷的情緒是生而為人必會經歷的,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,若情況持續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。

面對死亡,我們會產生哀傷的情緒。出現情緒時,除了處理它所帶來的副作用,我們亦可以從認識死亡,重新思考。死亡往往令人感覺可怕,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,或對痛苦的懼怕。但轉個角度看,其實死亡又可以帶著另一種嶄新的角度:

  • 是生命的一部分
  • 是人生旅程的終點
  • 人生的畢業禮
  • 人生的教練
  • 是錢幣的另一面

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。當死亡發生時,家人都會在心理、身體、精神及社交上受到影響。然而,我們甚少談論死亡,亦從不為死亡而作預備。當死亡突然發生,不論是面對自己的死亡,又或摯愛的離世時,往往會帶來不曾想像的壓力和痛苦。

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洞一樣,將我們吸入動彈不得,圍繞著我們的日常生活,每時每刻每個場景都能令我們聯想起離別的痛苦。這種情緒並非不正常,是人生中必然會有的經歷。生而為人,就會面對甜酸苦辣不同的起跌,過度的壓抑及過度的抒發才是不正常,我們除了察覺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及行為異常外,也可以學習與負面情緒相處,從生活中慢慢走出來。

離別的痛苦並不能一時三刻就能處理,習慣了同一個生活模式數十年,難以在一日半日內就能完全適應。因此,學者提出「雙向擺動模式」,讓喪親的人學習在失喪主導及復原主導的生活模式中來回,一步一步重新建立新生活:

離別的情緒固然難受,同時我們亦可以從生死教育中學習,如何面對死亡等。台灣學者張淑美提及,透過認識及面對死亡,讓人對生命存更有深度的思考及掌握,創造積極、健康而有意義之人生。

生命教育是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個方向重新認識自己的人生,理解死亡對我們的意義,思考生命的價值,當中實際操作包括:

  • 實務的安排:遺囑、殯葬安排及預設照顧計劃 (將來)
  • 提升長者及其家人對死亡及喪親的認識 (現在)
  • 生命傳承 - 處理過去的遺憾或歉疚,與家人及朋友復和或饒恕 (過去)

同時我們亦可以對哀傷的過程有更多的認識,辨認自己處於哪一個狀況:

根據「哀傷的五個階段」5 Stages of Grief (Kubler-Ross),我們在面對哀傷時大約會有以下的心路歷程:

  • 否定 (Denial)
  • 憤怒 (Anger)
  • 討價還價 (Bargaining)
  • 沮喪 (Depression)
  • 接受 (Acceptance)

五個階段並不一定循序漸進,有些人可以同時經歷兩個或以上的階段,有些人可能在進入新一階段後再倒退。Kubler-Ross也指出,人均有能力達致接納的階段。

有哀傷情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,無需過分壓抑或抒發,但若情況持續過久,就有機會需要尋求哀傷輔導協助。即使你並非專業受訓人士,但作為親人或朋友,也同一樣有機會面對身旁的摯親離世,我們也可以簡單理解作為身旁的親友如何支持他人。

面對親友有哀傷的情況,我們要留意自己的回應,避免帶來二次傷害。哀傷輔導的過程主要涉及兩個項目,包括與喪親者經歷過程以及協助適應,以哀傷者的步伐,與他同行,亦讓哀傷過程再自然流動,關顧哀傷者的時候亦有以下的注意事項:

  • 從容面對哀傷者的情緒和感受
  • 聽,不判斷,少給意見
  • 容許哀傷過程的個別差異
  • 提供持續的支持
  • 辨別異常,作出轉介

另外,透過以上「哀傷的五個階段」,我們亦可以大致理解經歷各階段的時候,作為關顧者可以做什麼:

  • 否定 (Denial) -幫助哀傷者接受及面對現實
  • 憤怒 (Anger) -幫助哀傷者聽見自己的訴求及疏導情緒
  • 討價還價 (Bargaining) -幫助哀傷者檢視自己的思維模式
  • 沮喪 (Depression) -容許及引導哀傷者健康地經驗哀傷
  • 接受 (Acceptance) -幫助哀傷者有盼望地開展新生活

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階段,無需過分擔憂,亦無需過分避忌。死亡是一個提醒,讓我們學習珍惜時間及身邊的人。